音乐舞蹈学院“音舞戏”卓越班游学之旅圆满结束 |
发布人:
李兵舰
发布时间:
2024-11-21
浏览次数:
30
|
11月11日上午,阳光明媚,2023级和2024级卓越班的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音舞戏”卓越班游学之旅。此行带队的老师有宋玉红副院长、夏捷老师、刘嘉老师和徐坤芳老师。此次游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拓宽师生视野,深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与传承现状。在四位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别前往江苏省宜兴市、江阴市,浙江省嘉兴市以及上海市,开启了充满文化气息的游学旅程。在启程的前一周,班主任夏老师和刘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进行了深入的游学前思想动员、行程规划及各项准备工作。并带领同学们前往音乐舞蹈学院闵惠芬艺术馆,再次感受闵惠芬先生高尚的艺术品格和人文精神 ,为即将进行的寻根游学做好充分准备。 宜兴站:寻根闵惠芬先生故乡 11月12日,师生们怀着崇敬与期待,踏入了闵惠芬老师的故乡——江苏宜兴。宜兴,这座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城市,以其秀美的风光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迎接众人。走进宜兴市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而徐悲鸿的画作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师生们有幸驻足欣赏,在艺术的熏陶中探寻宜兴深厚的历史文化脉络。随后,我们来到宜兴市青少年文化中心张宇二胡工作室。在这里,张宇老师作为闵惠芬老师的亲传弟子,以二胡为媒介,为师生们奏响了动人的旋律。弓弦交错间,流露出的不仅是美妙的音乐,更是闵惠芬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延续。张宇老师还深情分享了闵惠芬大师的故事,那些或激昂或感人的过往,让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对闵惠芬的艺术精神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与感悟。我院闵惠芬艺术坊的李玉琢同学,也借此机会向张宇老师详细汇报了学院在闵惠芬文化工作方面的进展。从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到深入开展的学术研究,从学生们在二胡技艺学习上的点滴成长到校园内闵惠芬文化氛围的日益浓厚,无一不展现出音乐舞蹈学院对传承与发扬闵惠芬文化的坚定信念与切实行动。之后,在张宇老师的引领下,师生们前往闵惠芬故居,闵惠芬纪念馆及闵惠芬文化广场,馆内展览的无论是历经岁月的二胡,还是带有大师手泽的乐谱,都承载着闵惠芬大师的珍贵记忆与深刻故事,让师生们得以在这些珍贵的遗迹与资料中,将传承与发扬的使命铭记于心。
江阴站:领略二胡艺术的传承 11月13日,师生们抵达江苏省江阴市,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同学们首先踏入刘氏三兄弟故居,在那里,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生平事迹与卓越成就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生动地呈现在众人眼前。他们于文学与音乐领域的深厚造诣令人由衷赞叹,而其为国家和民族复兴拼搏奋进的伟大精神,更是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使大家深切感受到他们在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进程中铸就的不朽功勋。紧接着,师生们来到江阴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悉心讲解下,江阴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独特迷人的文化魅力展露无遗,其蕴含的江阴人民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参观完毕,师生们皆感慨收获颇丰,不仅知识见闻得以增长,视野亦得到极大拓宽,同时也深刻领悟到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与深远价值。随后,在江阴市青少年文化中心,师生们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江阴市博物馆特聘专家、江阴市二胡协会副会长陈冰栩,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座谈交流会。陈会长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江阴市中小学二胡艺术传播与教学的宝贵工作经验,令师生们如获至宝。会上,闵惠芬亲传弟子张宇老师还鼓励大家:“要勇敢地与众人交流互动,莫惧麻烦,大胆实践必将有所收获。”此外,江阴市一线中小学音乐老师也纷纷畅所欲言,将他们的教学心得与工作方法倾囊相授,为师生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借鉴,助力大家在基础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之路上砥砺前行。
嘉兴站:追寻红色革命的记忆 11月14日,师生们前往浙江省嘉兴市。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师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从挫折到胜利,从苦难到辉煌的壮丽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令人深感敬佩。随后,师生们前往湖心岛,驻足参观南湖一大红船。细雨中,这红船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在那一刻,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红船精神的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段历史之旅让师生们深受教育,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坚定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 上海站: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 11月15日,师生们来到上海音乐学院,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古朴典雅,每一处都散发着艺术气息。晚上七点,师生一起在上音歌剧院欣赏了青年男低音歌唱家侯力维的独唱音乐会。他的演唱既有深情款款的柔情,又有慷慨激昂的豪情,让人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久久不能自拔。音乐会结束后,侯力维老师与师生们合影留念。
崇明站:探寻江南文化的雅致 11月16日,上午。卓越班的师生们迎来了此次游学之旅的最后一站——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由民营企业家杨刚先生创办于2008年5月,音乐馆建筑面积共有1800多平方米,主要以江南丝竹和琵琶艺术(瀛洲古调)国家级非遗项目及相关民间音乐的抢救、整理、编创、演绎、传承、传播等内容开展活动。此次探访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传承与保护民间音乐的重要性。走进音乐馆,同学们立刻被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吸引。杨馆长说:“不为拥有,只为传承。”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杨馆长多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抢救、搜集了自清代以来各类民间音乐曲谱、文论、唱片、手稿、乐器等一万多件。他的坚持和付出让人肃然起敬。随后,师生们有幸欣赏了馆内的九位非遗传承人演奏家带来的江南丝竹表演。在音乐馆内,师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世界,江南丝竹的悠扬旋律在耳边回荡,让人陶醉其中。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为民间音乐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所折服,也为杨馆长和非遗传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所感动。最后杨馆长邀请我院师生在签名册上留下签名。
在返程途中,老师启发并组织同学们在车上发表了自己此次游学之旅的所感所想。以下是同学们每到一个游学地点有感而发分享在社交软件上的图文。
此次游学之旅不仅让师生们深入了解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与现传承状,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初审:赵旸 复审:宋玉红 终审:李林
|